2月6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的一生,是为祖国核潜艇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也是对家乡深深眷恋的一生。他的离去,汕尾职院师生无不感到痛心与不舍。追忆黄旭华院士对我校学子的谆谆教诲,老师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深深的缅怀之情。
2月8日,学校特致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并向亲属致以深切慰问。黄旭华院士一生深藏功与名,将满腔热血倾注于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他“白手起家”,干惊天动地事。他无怨无悔,用一生诠释对国的忠,就是对家的孝。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他是国之脊梁,是民族之魂,更是汕尾人民的骄傲。黄旭华院士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家国情怀。他的精神,如巍巍青山,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他的品格,如皓皓明月,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他的离去,如巨星陨落,令山河失色,天地同悲。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家乡人民的巨大损失。
193应用电子技术班邓晓田:2022年1月5日,有幸随学校领导一同看望黄旭华院士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初次见到黄旭华院士,很难将眼前这位笑容和蔼的老人,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些闪耀的头衔联系起来,只知道他亲切和蔼,语气轻柔。至今还记得黄院士与校领导们的交流,现场气氛融洽又温馨,像长辈拉家常那般亲切。他的眼神和动作,都让人感受到他的谦逊与平和,只有纯粹的热忱和对后辈的期许。如今他虽离开了我们,但他为核潜艇事业奉献的一生,早已化作民族脊梁,永载史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消逝,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敬业精神,什么是无私奉献。他是国之脊梁,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203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罗叶婷:有幸亲见黄旭华院士,至今印象深刻。他就像一位普通的邻家爷爷,穿着朴素整洁,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此后听闻他的每一段关于他隐姓埋名、攻坚克难的故事,都因那一面之缘有了更真切的触动。如今,黄院士已经离去,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谦逊务实,深深扎根在我心间。我知道,他的精神会如同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让我时刻铭记为国家奉献的使命。
黄旭华院士心系桑梓,情牵家乡教育,始终关心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
2022年1月5日,学校主要领导带队拜访前来汕尾市参观调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学校主要领导向黄旭华院士报告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当听到学校设立海洋学院和海洋产业研究院,还开设“船艇”相关专业,黄院士风趣的说:“我们是同行。”黄院士表示,近年来汕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推进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一名汕尾人感到十分自豪。他希望,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全校师生要发扬海陆丰革命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希望学子们勤奋学习,苦练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希望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汕尾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壮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衷心祝愿学校越办越好。随后,海洋学院学生代表全体师生向黄旭华院士送出一封表达崇高敬意的信。
2022年1月24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黄旭华院士给我校全体师生回信,勉励全校师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黄院士在信中说: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你们一定要树立人生志向,努力向前奔跑,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厚积薄发的专业积累,不断潜心学习文化知识,打磨自身职业技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未来将有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你们中走出来!祝愿大家学有所成,有信仰、有理想、有本领,决心为建设美好家园、强大祖国贡献力量!最后,祝全体师生们,新年快乐、虎年吉祥!工作学习顺利、阖家幸福安康!


黄旭华院士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将丹心一片奉献给了人民。旭华东升,光耀中华,藏名半生,赤忱未凉。而他转身离去,走出时间,走进历史。今日吾辈,悲拗之时,黄旭华院士的教诲,全校师生永远铭记于心,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