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市城区捷胜镇共同举办共建“海胆+”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共同见证校地合作的新成果、新亮点,推动汕尾“双百行动”不断走深走实。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来平,市城区区委副书记曾淑方,市教育局副局长何文山,捷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小咏以及各区直单位、捷胜镇党委相关领导和各乡贤企业、各村(社区)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林来平在致辞中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市委逯峰书记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协同联动,把高校学科优势与县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特别是逯书记近日对我校“双百行动”工作提出了“抓好落实,尽快见效”的批示要求,为我们加快推进校地合作共建注入强大动力。本次“海胆+”科技小院共建项目主要由我校汕尾市海洋产业研究院的团队负责。该研究院在海洋生物资源化、水产污染防控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工作积累,研发力量雄厚,目前在站博士后3名,常驻站博士8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名,院内组建了 “水产养殖病害与污染防治实验室”“水产养殖与加工废弃物高质化利用实验室”“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林来平强调,此次共建“海胆+”科技小院旨在打造一个集科研、教育、培训、孵化为一体的海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胆产业技术人才,推动捷胜海胆产业技术创新,提高海胆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服务汕尾市海洋产业发展。坚信在学校和市城区双方的密切合作下,在相关科研团队、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海胆+”科技小院一定能产出优质的合作成果,成为校地双方深度合作共建的一个“精品典范”项目和“亮点工程”,并以此为契机,找准合作共建的切入口,对接市城区红草晨洲蚝、东涌宝楼姜、凤山红灯笼荔枝等特色农产品探索建立更多科技小院,推动下来校地开展更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把“双百行动”双向赋能发展不断引向深入。
曾淑方强调,近年来,城区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探索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与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今天,捷胜镇“海胆+”科技小院的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区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必将对城区海洋产业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城区正处于加快推进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破解产业发展中的难题,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科技小院作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希望科技小院以揭牌为新的起点,发挥优势、开拓创新,聚焦汕尾市和城区海洋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打造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果转化的桥梁、产业升级的引擎,奋力开创城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仪式上,卢小咏代表捷胜镇委、镇政府郑重表态:定会当好“店小二”,为项目建设、运营排忧解难,搭好沟通桥,让校企双方信息畅达、合作无间;进一步谋划衍生海洋牧场系列项目,拓展海胆文旅、研学路线,挖掘产业多元价值,形成以海胆为核心的海洋产业集群,推动全市、全区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汕尾市新胜水产繁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海胆种苗培育计划,携手学院科研力量对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与捷胜镇政府、汕尾市新胜水产繁殖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共建“海胆+”科技小院协议。


林来平、曾淑方、何文山、林炳壮、卢小咏、企业负责人共同为“海胆+”科技小院揭牌。


自开展“双百行动”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立足“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员、乡村文化墙绘,中小学教师、电子产业、导游培训,红色文化进校园、电商直播助农等一系列有声有色、有力有效的结对共建活动。本次“海胆+”科技小院的成立,正是我校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与市城区捷胜镇海洋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对于服务汕尾市海洋经济发展,提升我校办学与汕尾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融合度、贡献度,加快推动“双百行动”落地见效,实现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努力走出一条校地合作共建新路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林炳壮,组织人事处、科研处、工程学院、海洋学院和海洋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专班工作队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