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及凝练能力,5月16日,我校在科学楼四楼会议室举办红场大讲堂第九十六讲,邀请广东省职教学会思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李霞教授讲授《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申报体会——以思政课为例》的专题讲座。科研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各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研处联合举办,科研处处长周文东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周文东简要介绍李霞教授的学术背景以及讲座的主要内容。其后李霞教授围绕教学成果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核心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细致的讲解。她首先阐释了教学成果奖的内涵,指出其是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是对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显著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案。

接着,李霞强调了教学成果奖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引导教师开展教研教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价值。她还分析了教学成果奖的分布特点,指出获奖成果多集中于经济与教育发达地区,且第一完成人向一线教师倾斜。

在谈及教学成果奖的培育时,李霞强调了“理清思路、组建团队、问题导向、项目依托、强化实施、成效推广”六大关键要素,并倡导树立正确的培育观念。此外,她还详细介绍了教学成果奖的选题方法、申报书的规范填写以及支撑材料的精心准备等实际操作层面的技巧。

讲座内容丰富多彩、环环相扣,对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次专题讲座激发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成果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