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学校校长蔡昭权教授以“心怀家国志 追梦向未来”为主题,为全校550名师生讲授了一堂思想深刻、案例鲜活的“思政第一课”。课程以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家国情怀为主线,通过六大篇章的生动讲述,引领师生感悟时代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图片

图片

“悟空”与“哪吒”的火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课程首章蔡校长通过解码传统文化IP,探寻育人新路径。从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悟空“斗罢艰险再出发”,以现象级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与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密码。通过“太乙真人,引路哪吒”的经典情节启发教师育人智慧,解读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斗争精神,为同学们面对偏见与标签化评价提供深刻启示——既要保持自我认知的清醒,更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最后,蔡校长总结电影的教育意义:学生要如哪吒永葆赤子之心,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自我;教师要以李靖夫妇为镜,书写“信任—沟通—榜样”的育人新答卷。

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年轻力量领航。当课堂镜头转向科技创新前沿,蔡校长通过透视科技突破,解码创新基因。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突围之路为例,解读中国科技创新的“高性价比突破”。通过展示科研团队的青年力量激励同学们要保持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素质,并强调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新年贺词里读懂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跟随蔡校长聆听时代强音,锚定前行坐标。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2025年新年贺词,师生共同回望中国发展足迹,感受了“中国之治”的坚实底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温暖奋斗者,鼓舞追梦人。蔡校长以新年贺词中的“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语句,强调了个人理想需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盼。

以国为家——黄旭华院士用一生诠释爱国情怀。课堂进入情感浓度高点,蔡校长动情讲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以国为家的感人事迹,诠释了“深潜无声,却震耳欲聋”的爱国情怀。通过展示2022年黄旭华院士给我校师生的回信,寄语全体师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传承黄旭华的爱国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世界赠予我的》五点宝贵启示。谱写青春之歌,锻造成长韧性。蔡校长用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提炼给当代青年学子五点成长箴言:感恩与接纳、珍惜当下、积极面对挫折、保持探索与成长的心态、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新学期当以《世界赠予我的》为动力,“借一朵白云拍一张合影”,让青春在奋斗中定格,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我们的新篇章。

从电影《唐探1900》看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最后聚焦电影《唐探1900》的文化隐喻。影片中飞檐翘角的东方建筑、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是蔡校长解读文化自信的鲜活案例。蔡校长强调文化自信是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影片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启示师生以开放胸襟拥抱多元文明,在交流中激发创新火花、筑牢文化自信。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次“思政第一课”不仅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蔡校长立足时代命题,以文化为魂、创新为脉、情怀为核,通过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将家国情怀深植师生心间,引导师生在传承中创新,在担当中成长,共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