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林来平听思政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思政课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12月27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林来平深入课堂,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蒲昌伟教授主讲的《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思政课。

林来平认真记录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林来平表示蒲昌伟教授的课是他听到的比较好的思政课,对蒲教授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课堂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林来平强调这节课清晰阐述了改革的背景,从国内发展需求到国际竞争格局,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改革的紧迫性,并通过改革成果的展示,生动地展现了改革的重大意义,对提升学生对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

课上,蒲教授围绕“为什么要改革?”“如何看待改革?”“如何确保进一步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等八个问题展开课堂内容教学。蒲教授从阐释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讲述我国近代以来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担负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通过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整个教学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环环相扣,逻辑严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校长蔡昭权听思政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27日至29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昭权教授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调研指导思政课建设工作。教务处、督导室、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陪同听课。

听课过程中,蔡校长全神贯注,既仔细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又认真倾听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还在听课记录本上作详细记录。课后,蔡校长对两位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肯定了老师们的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内容丰富,同时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鼓励老师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加强课程教学创新,找准学生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有效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让思政课既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又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学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他还强调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持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意教学的逻辑性和案例选择的准确性,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12月27日下午,蔡昭权一行来到笃学楼210教室,认真聆听了生雅利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生老师紧密联系实际,以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对“法治思维的概念、含义和基本内容”进行了阐释,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接受。

12月29日上午,蔡校长又走进课堂,听取了叶婷老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叶老师围绕“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主题,从“百年变局下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深入剖析了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格局的复杂态势,引导学生对国际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我校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课,体现了校党委、行政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这对加强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全体思政课教师将以此次听评思政课为契机,认真研究落实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思政课教学质量,努力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持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